国内某些名校,对外国留学生实行免笔试录取,大家怎么看?
世界高校排名评估有一项是评估国外留学生人数,所以这些高校为了世界排名也是拼了,随便什么阿猫阿狗,只要是外国国籍,来一个就算一个人头。
所以,这些名校的举动可以理解!
但问题是,规则是西方国家制定的,我们要在他们制定的规则里面要好的排名,只能够按照他们的方法来运作。就有了现在这种尴尬的境况。
其实,科学界的诺贝尔奖几乎不可能给中国的,给你钱帮你扬名,催生欧美的敌人强大?给你你做吗?
所以,我的建议是,放弃幻想,放弃以欧美人制定的规则,自己建立一个自己的体系,评估世界上的高校。也建立一个基金会给世界上有建树的科学家,不就是钱吗?谁还没有?名望是时间累积出来的,20年过后,用心运作总会出成绩的!
个人认为,
作为负责任的大国,
中国的大学,
对留学生一定要加高门槛!
杜绝滥竽充数的人进来!
要去录取一些品学兼优的好学生!
这样从长期来看是有很多的益处的!
因为品学兼优的学生,
一定是社会的栋梁!
也会成为中国与他的祖国的友好桥梁!
而那些滥竽充数的人,
拉低了中国大学的教育水准!
甚至影响了中国的社会风气!
还有极个别大学丧失国格、人格的龌龊行径,
实在是不敢恭维!
希望一些不良现象能够有所改变!
未来可期!
清华大学在2019年的招收简章上,取消了笔试,直接申请制度。对待国外留学生和本地学生的看似不公平待遇,让中国不少学生和家长怨气横生。今年北京大学宣布了2020年的对外籍学生招收方式的更改通知,其中很明显的提出取消笔试,直接选择远程面试。这一通知的公布,让我国人们人民的心再次疼了一下,就连北京大学也免试入学了。
国内一些名校对外国留学生免试录取怎么看。中国的考生中,进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谈不上万里挑一,但千里挑一,一点不夸张。作为中国最高学府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,就是许多孩子梦寐以求的理想目标,最高目标。我们的国内考生每年要参加难度很大的选拔性考试高考,就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般,而且需要拼搏多年还不一定有结果。有些网友甚至留言“寒窗苦读不如一纸国籍”、“外籍华人躺着就能上清华北大”。所以,考生们、家长们对于清北公布这个免试消息之后纷纷表示异议,这是可以理解的。就是国内要考上清北这两所顶尖高校,那必须都要在全省前100名之内才有希望,否则就只能望洋兴叹了,而平均每个省有几十万的考生,其考上难度可见一斑。一般的学霸对这两所高校都只能看看,无法实现进入其中学习的梦想。
其实免试条款是不是降低了入学门槛?有专家向南都指出,事实上并非如此。根据规定,来华留学申请人必须持有有效的外国护照或国籍证明文件4年以上,且最近4年之内有在国外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。清华大学也曾公开表示,免试入学,学校对国际生的选择面更广招生门槛实质更高,竞争更强。这也意味着,持有外国护照的学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就读国内高校,需要提供海外居住证明等文件和就读各方面条件。能进入这两所学校的人并非如此简单,需要各方面优秀的自身才可以。招这些学生是培养他们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发展情况,未来让他们回去以后能成为中国外界更好的交流。中国给奖学金让外国学生来中国留学,目的也是让他们成为中国与外办交流的桥梁,未来成为中国软实力的一部分,如果他们对中国的价值观产生认同,还可以成为中国需要的人才留为已用,这各培养人才的方式成本会更低一些!
所以,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去埋怨,而是理性的看待这类问题,只要中国的高等教育发达了,国内名校都能够满足国内学子的求学要求,国内名校不再是稀缺品,那样,我们就不会有这些不平衡了。在那个时候,就是真正的民族自信回归的时候!
2月27号,中国驻韩大使馆紧急筹备了2.5万余个医用口罩从首尔明洞中国大使馆整装起运,驰援韩国重点疫区大邱市一线。在此次援韩物资上,中国大使馆用中韩双语写着“道不远人、人无异国”和“大邱加油!”
“道不远人,人无异国”出自新罗(今韩国)崔致远的《有唐新罗国故知异山双溪寺教谥真鉴禅师碑铭(并序)》:“夫道不远人,人无异国,是以东人之子,为释为儒……”
“道不远人”出自《中庸》第十三章:“子曰道不远人,人之为道而远人,不可以为道”。意思是天地之道并不排斥人,如果有人实行道却排斥他人,那就不是道了。
崔致远,晚唐时期新罗人,字孤云,号海云,谥号文昌。在中国近17年的游学为官,崔致远深得中华文化精髓,归国后他成为了半岛汉文学的鼻祖,为两国交流和丰富半岛文学做出了巨大成就,得到了后世无限敬仰。后世的高丽王朝追谥文昌侯,入祀先圣庙庭,尊为“百世之师”,因此崔致远也有“韩国孔子”之称。
崔致远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,多亏了当时***的一项特殊政策——宾贡科举。
宾贡,这里指别国推举而来的贤者。《宋史·外国传三·高丽》:“贡士三等,王城曰土贡,郡邑曰乡贡,他国人曰宾贡。”《宋史·外国传三·高丽》:“诏赐高丽宾贡进士王彬、崔罕等及第。”
从贞观元年开始,***即已对外国学生开放科举考试,外国留学生亦可考取功名,登科及第,称作“宾贡进士”。留学生来***先在国子监学习三年,学习期间的学费生活费由***支付,之后参加科考,考取功名两年后就可以留在***做官。
正是***的开放和兼容并蓄,造就了***空前辽阔的疆域、极度繁荣的文化、极度发达的经济,唐朝鼎盛时期向其朝贡之国多达三百多个,直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,中国人仍然被外国人称为“唐人”。
唐朝颖川人陈黯(字希孺,唐时颖川人)曾撰写《华心说》一文,文中就大食(古代中国对***帝国的称谓)人李彦升的进士身份展开了讨论。
唐宣宗大中元年(公元847年),李彦升参加科举考试,结果不负众望,一举得第。
李彦升及第后,朝中内外,为之惊叹,言论不一。
有人认为,一个外籍“蕃客”参与国家的正规科举不妥(李彦升不是参加的宾贡科举),而极力反对录取,并上书唐宣宗取消其所中的进士。
而也有人不同意这个观点,认为任何具备真才实学的人都有资格进入科举,如李彦升的举荐人、大臣卢钧。
卢钧对宣宗说:“华夷之别在于心。有的人尽管长的外貌是中国人,但却不爱中国,是‘形华而心夷’。李彦升虽是蕃客,但他热爱中国,是‘形夷而心华’,这样一位颇有才华的外国侨民,朝廷应破格重用。”
卢钧还说到:“这就好比有人当了汉奸,他们是外国人吗?金日磾对汉朝赤胆忠心,他是中国人吗?”
唐宣宗认为卢钧讲得有道理,就同意录取李彦升为进士,并钦点其为翰林学士。
最近,清华北大招收外国留学生使用了免试申请的办法,惹来许多争议,引起许多人围观,许多网友感觉太不公平了,这就是偏袒外国人。
试想一个学生在我们中国,如果要考上清华北大 ,是非常难的,就是全省也要在100名以内,才有希望考上,这已经不是百里挑一了,而是万里挑一,辛辛苦苦读10年书,不如一个外国国籍。
根据有些网友说,有些也是中国人,加入外国籍,再回来上清华北大那是小菜一碟,中文水平随便就可以达到6级,本身就会说中国话。
是在外国长大的中国人,从小也受到中文教育,中文对他们来说根本不在话下,而他们回到国内面试,可以进入中国最好的高等学校。
不但如此,还有高额奖学金,各种各样的***,每年数目可观,这些都是中国学生望尘莫及的。
为什么中国人和外国人差别这么大?有的人说和国际接轨,外国留学生入学考试,也是申请制,不需要考试,这能一样吗?外国名校众多,人口少,100个人可以选择10个名校,而中国人口众多,有可能1000个1万个人才能选择一个名校,这能一样吗?
根据有关人士说,即使这样也很难吸引外国优秀留学生,相对国内国外的条件更好。
相比中国,我刚才看到一个消息,全军覆没,麻省理工零录取中国大陆学生,斯坦福取消大陆面试,如果这是真的,就是一个重磅消息,根据消息表示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录取的中国学生数量为0,斯坦福大学也取消了大陆区域的面试,中国留学生赴美名校留学堪称全军覆没。
尽管后来有人出来辟谣,还是让人心头一冷,我看了一下这个传言,2019年就出来了,一些媒体将美国高校不录取中国留学生归结为招生舞弊。
目前由于受相关疫情的影响,国际局势微妙,赴美留学形势十分不明朗,也流出各种各样的谣传。不过,根据报道,麻省理工2020年本科提前录取,结果在2019年12月放榜公布,根据报道有三名来自中国大陆高中的学生被录取,一名来自福州,两名来自上海[_a***_]附属学校,从数据上看,无论是2019 还是2020年录取季,美国名校新生榜单上没有缺席过中国大陆留学生,唯一缺席的是2019年提前录取的中国大陆高中学生,就是所说的零录取。
至于斯坦福大学取消面试 ,那是2018年12月14日已经宣布的,曾任斯坦福大学校友面试官的张喻芳表示不接受面试不能减分,接受面试也不一定能加分。
如果希望参加这个面试,可以考虑美国,中国香港等校友面试地点,即使不参加面试,也不会导致自己的申请减分。
说了这么多就是,外国对留学生政策比较严,中国对留学生政策比较宽松,对国内的学生来讲是不公平的,毕竟中国学生人口众多,考上名校没这么简单,如果是有外国籍的,躺着都可以进清华北大,且还有各种各样的奖学金和补贴。
这对中国学生真的公平的吗?何况那些外国留学生学成以后,他也是会回国的,他也不可能为中国服务,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