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派出国查不查父母?
要查父母。
公派出国会要求提供父母的工作证明之类的。国家公费出国人员必须履行按期回国服务的义务,并签定《资助出国协议书》。该协议书由选派单位和公派出国人员双方签字,并经公证机关公证后生效。
家长建议我读公费师范生,但我不是很喜欢,怎么办?
我就是公费师范生,我考上的时候还叫免费师范生。希望可以给你一些好的建议。如果你喜欢教师这个行业,公费师范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。但如果你对自己的未来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,建议谨慎报考。去年改革了,服务期限定成了六年,你要注意,这六年之内,不能参加其他任何的社招考试,事业单位,公务员,研究生都不能报!换言之,要是大四毕业被分到了一所不太好的学校,六年之内你就只能在这所学校,唯一换单位的方式只有调动。
你能考上公费师范生,证明你成绩不低,现在教师资格证改革,师范院校的学生也要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。与其这样,还不如报一个综合类的大学,找准兴趣,如果确实想当老师,可以去考证,还是有机会的。
怎么说呢,儿子就是16年西南大学的公费师范生,原来的协议是十年现在又改到六年,我们做家长的起初是不同意他学师范的,可是孩子喜欢而且愿意当老师,我们也管不了,只希望毕业后能进我们市里重点高中教书
不喜欢一般两种可能,一是不了解,二是了解之后发现确实不喜欢。
对于公费师范生,网上信息齐全。由财政出资,高校培养,个人就学的三方联动,为教育行业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。
想做老师,公费师范生是个不错的选择,既因为免除了学费住宿费还有每月补助可以解决经济负担,更因为培养目标和路径明确,培养体系针对性较强,毕业后还可以解决编制,一举多得。当然有协议约定的工作地和周期限制,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!
新规和协议里也有了退出政策设计和解约办法,并不是“一次定终身”了。
当然,部属师范院校和部分地方院校招录公费师范生的分数实际也并不低,甚至更高,要能考上才行,不存在“低人一等”的情况。
教师的收入水平也许并不高人一等,但是职业的性质决定教书育人的工作无上光荣,桃李天下四个字意味着几年几十年的默默付出,尽管媒体中关于教育的新闻充斥着市场化和不同声音,但是教师职业对于社会国家民族来说,不可或缺。试想,如果没有教师,我们的孩子将何去何从?如果没有学校,我们的国家将如何发展?如果没有教育,我们的民族将如何传承发扬?
高中生进入大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确定人生发展的目标,而这一步实际上从选择学校已经开始了。
确定你喜欢什么?不喜欢什么?
不是猜测,不是臆想,不是人云亦云!
不喜欢,为什么不喜欢?标准是什么,依据是什么?做过哪些调查和努力?回答了这些问题,答案或许会清晰一些,也理性客观一些。
要听取家长和长辈的意见,也要自主自助。独立判断和批判思考也是大学生的优秀品质。
有很多学生高考报志愿完全听从家长安排,没有自己,也有不少学生报考只听自己的,听不进去其他任何人意见,完全自我。从结果导向看,都不好,也是大忌。
以后工作了教师这个职业还是挺好的 有***期 相对工作环境较好 除非非常喜欢别的什么专业可以尝试 但是想想以后为了养活自己还是选一个好找工作的专业比较好 我现在就非常后悔没听家长的话 没选师范 单单暑***寒***就把别的比下去了
有些省的免费师范生,连续几年都全部留在省城学校了(比如甘肃省),并且供不应求,基层市县学校根本挨不上,更不要说是农村中小学了!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,考取教师编制难度仅仅次于公务员考试;免费师范生自带编制,不为工作和就业发愁,好好珍惜吧!